3分鐘閱讀
2024年 07月 13
產後掉髮怎麼辦?用4招解決產後落髮的困擾,跟懷孕掉髮說掰掰
產後掉髮怎麼辦?產後落髮是許多媽媽們的煩惱,會造成懷孕掉髮的原因是因為雌激素驟降或是缺少營養素所導致。因此在產後3~6個月內,就會開始出現產後落髮的狀況,嚴重到甚至用手輕拉頭髮就掉一大撮。本篇帶你了解產後掉髮的原因,並提供4招改善產後掉髮的方法,給深受掉髮困擾的媽媽們參考。
為什麼產後會大量掉髮?產後掉髮的3個原因
產後掉髮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尤其是在生產後的幾個月內,許多女性會發現頭髮明顯變少。這種情況通常屬於一種暫時性掉髮,與身體的激素變化和壓力相關。以下是產後掉髮的主要原因:
產後掉髮原因1:雌激素造成
女性在懷孕的過程中,體內的雌激素升高,延長頭髮的生長期,抑制毛囊由生長期進入過渡期,因此許多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頭髮會變得茂密。然而,等到生產過後雌激素迅速下降,使懷孕期間處於生長期的毛囊恢復正常的生長和脫落週期,也就是說這些在孕期應該自然脫落的頭髮,會在產後的短期內集中掉髮。
產後掉髮原因2:產後的壓力
除了激素變化造成產後掉髮外,生產過程的壓力與產後需要適應新角色和照顧新生兒,長時間睡眠不足、作息不正常等因素,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增加,進而影響頭髮的健康。
產後掉髮原因3:缺乏營養
生產時可能導致大量失血,加上產後哺乳的營養需求增加,容易導致營養缺乏,影響頭髮健康,導致產後大量掉髮。
產後掉髮要注意這4件事
生產時可能導致大量失血,加上產後哺乳的營養需求增加,容易導致營養缺乏,影響頭髮健康,導致產後大量掉髮。
1.勿常編髮、綁髮
由於產後女性頭髮處在「休止期」的狀態,因此只要輕拉多半容易脫落,所以產後半年內,不宜經常編髮、綁髮,這樣可以有效減緩落髮的情況。
2.短比長好,梳頭有序
長髮比短髮更增加頭皮需要負擔的重量,也常因為梳理的過程,受到拉扯使頭髮掉落更多。如果必須留長髮,梳頭要從髮尾末端先慢慢梳開,等梳開髮稍末端以後,再從髮中梳,最後才是從頭皮(髮根)的位置慢慢梳到髮尾,這樣的梳髮程序,也能減少頭髮因為過度拉扯所造成的斷裂、脫髮現象。
3.勿高溫吹整或高溫造型器材
高溫、過熱的造型電捲棒、吹風機,都可能因為溫度過熱,而造成髮絲受傷斷裂、髮根毛囊提早萎縮,進而增加落髮危機。
4.飲食均衡、心情輕鬆,釋放壓力
過度的壓力、不均衡的飲食,都是造成頭皮營養不全的重大因素。因此,保持均衡的飲食、良好的情緒、規律的生活作息與充足睡眠,都能有助於頭皮毛髮健康生長,千萬不可以忽視。另外,也可以透過飲食的補充,讓頭髮健康和蓬鬆,像是鮭魚、菠菜、堅果等,都是頭髮必備的營養素。
產後落髮其實是回歸頭髮的生長常態,也因為大家掉髮速度有差異,所以掉得比較快又集中的媽咪,才會感覺好像特別嚴重。通常6個月過後,掉落的頭髮還是會慢慢長回來的,但是如果尋求更快速長回頭髮,使用藥物或許對產後的媽咪不是很好的方式,選擇雷射照光、低能雷射(LLLT)來刺激毛囊達到生髮,不會有侵入性或是藥物殘留性傷害,是非常安全溫和的方式!